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金龜子的特徵

外觀特徵:大多數體型粗短,前胸背板與翅鞘明顯拱起,短小的頭部則低垂著,像是長期駝背,抬不起頭的樣子,還算容易分辨。 此外,獨特的「鰓葉狀」觸角也是很好的辨識指標。
食性:一般而言,金龜子可分為植食性與糞食性兩大類。常見的植食性金龜子多以植物的花、葉、莖芽、果2實、樹液或菌類為食,所以部分金龜子會嚴重危害植物。而在戶外的牛糞、狗糞,甚至是人糞糞堆下,都有機會找到以哺乳動物糞便為食的金龜子,通稱「糞金龜」。在自然界中,牠可說是扮演著清道夫角色的益蟲。
棲息環境:一般夜行性金龜子都會趨光,山區的路燈下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蹤影。晝行性金龜子(包括糞金龜)則必須找到牠們覓食的場所,才有機會發現較多種類。在山區許多木本植物的花 叢間,例如青剛櫟、食茱萸、賊仔樹的花叢上,會有不少喜歡訪花的金龜子群聚覓食。喜歡吸食樹液的金龜子則可以在滲流樹液的植物莖幹上找到,例如北部郊山的柑橘園便是理想的觀察場所。糞食性金龜子就得到糞便堆中去尋找了。
幼蟲習性:植食性金龜子的幼蟲大部分都棲息於腐質土地底,即是垃圾堆下常見的「雞母蟲」,腐質土或植物的根為食物;少數植食性金龜子幼蟲則棲息於枯朽腐木中,以木頭纖維當食物。糞金龜雌蟲多半會在糞便下面挖掘深入地底的隧道,在地下將糞便製成育兒糞球,幼蟲則在糞球中慢慢攝食成長。


金龜子是屬於「鞘翅目」的昆蟲,這一類的昆蟲上翅變硬形成「翅鞘」,有保護翅膀的功用,而飛行用的下翅是膜質的(薄薄的,像保鮮膜一般),平時就收在翅鞘下面。我們也稱「鞘翅目」的昆蟲為「甲蟲」,意思就是「穿了盔甲的昆蟲」,像瓢蟲、天牛、鍬形蟲、象鼻蟲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

金龜子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現在就以東方白點花金龜為例,來看看牠的成長過程。

六月的時候,一隻交配過的東方白點花金龜雌蟲,會用牠的腳挖土,鑽到土裡去產卵。卵孵化以後,幼蟲就在土裡以腐植質做為食物,在土裡慢慢成長,白白胖胖的幼蟲就是我們俗稱的「雞母蟲」,如果有人挖土時不小心把牠挖出來了,牠又會鑽回土裡。牠也受不了陽光直射的溫度,有一次,我把飼養箱放到陽台上曬太陽,兩天以後,牠們就死翹翹了,所以小朋友如果要養「雞母蟲」,一定要提供牠一個陰涼潮濕的環境,牠才能健康的長大哦!

幼蟲期很長,一直到第二年的四、五月才要化蛹。牠也會做一個繭,猜猜看,牠會用什麼材料做繭呢?牠是不是像蠶寶寶一樣會吐絲結繭呢?其實牠是就地取材,用周圍的材料:泥土來做繭的。牠會用自己的「糞泥」把土黏成一個橢圓形的繭,繭的外面是粗糙的,有一顆一顆土的顆粒,而繭的內壁卻是非常光滑的,就像教室裡的牆壁一樣平滑。繭是中空的,幼蟲就躲在繭裡化蛹。

大約一個多月,金龜子就羽化了,算一算,從卵到成蟲大約需要一年呢!成蟲喜歡的食物是植物的花、果實、葉子、樹液等,還有一種糞金龜則是以哺乳動物的糞便為食,算是自然界的清道夫呢!如果沒有糞金龜,野外可能會惡臭不堪,遍地是「黃金」哦!

在學校可以找到的金龜子有青銅金龜、東方白點花金龜、綠豔白點花金龜等,在植物的枝葉上常常可以發現牠們的蹤跡,甚至有的金龜子還會誤闖「死亡谷」,停在洗手台的磁磚上,幸好有愛心的小朋友會把牠救起來,不然水龍頭一打開,牠就會「溺水」了。下次在校園裡,你也可以找一找,看看能夠發現幾種金龜子,觀察牠們的行為與習性,享受發現的喜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