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螽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螽斯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螳螂捕食螽斯

螽斯一生的資料圖片



 
直翅目包括螽蟴蟋蟀螻蛄蝗蟲
它們的
共通點: 
1.生活史是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2.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若蟲』,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
3.上翅平直覆蓋在體背上,下翅是膜質則縮摺在上翅之下,飛行的時候才會舒展開來。4.有咀嚼式口器。
5.前、中腳比較細短,後腳粗長結實,於跳躍。
6.螽蟴、蝗蟲體色都是綠色、褐色
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
7.部分種類雄蟲會發出聲音求偶或示威,雌蟲在腹端有產卵管。

螽斯》就是俗稱《紡織娘》的鳴蟲.
特徵:

1.觸角細長,呈絲狀,比身體還長。2.身體顏色不是綠色,就是褐色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
3.雄蟲成蟲一般在前翅具有發音器,雌雄蟲在前腳脛節上都有聽器。
4. 前、中腳細短,後腳比較細長。
5.有咀嚼式口器,是雜食性昆蟲。
6.雌蟲腹部末端有刀狀或劍狀的產卵管,是分辨雌雄的特徵。
7.雄蟲成蟲一般在前翅具有發音器,雌雄蟲在前腳脛節上都有聽器。

螽斯是用什麼發出聲音?

螽斯直翅目,螽亞目,螽斯科 Tettigoniidae
螽斯的體型與蝗蟲相似但觸角細長,節數多達三十節以上,呈絲狀,腳跗節數為四節。雄蟲才會鳴叫,鳴叫方式為摩翅而歌,螽斯的聲音較清脆,節奏也較長,白天及入夜鳴叫的種類皆有。螽斯由於不像蝗蟲那樣能飛善跳,所以保護色較好。牠在休息時均保持模擬枝葉的姿態,再加上牠細細的腳,翠綠的色彩,效果極佳。
螽斯最有名的俗名便是「紡織娘」了,因為它的聲音像古時候紡紗時紡織機所發出的聲音,此外還有人因之取名為「紡紗娘」、「絡絲娘」、及「絡紗婆」。由於地方不同,稱呼也不同,例如北平人稱「嘓嘓兒」,濟南人稱之為「聒聒兒」,揚州人稱「蛄子」,而蘇州人則稱牠為「叫哥哥」。同一種的螽斯,由於出現季節不同,竟然連名字也不一樣,例如仲夏出現的叫「山嘓嘓兒」,秋天羽化的稱「秋嘓嘓兒」,冬天變為成蟲的叫「冬嘓嘓兒」。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螽斯的演奏

螽斯

《螽斯》就是俗稱紡織娘的《鳴蟲》,觸角細長,比身體還長,身體顏色不是綠色就是褐色系,是植食性或雜食性昆蟲‧雌蟲腹部末端有產卵管,是分辨雌雄的特徵‧
《螽斯》和《蝗蟲》的異同:
共通點:1.生活史是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2.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若蟲』,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
                3.上翅平直覆蓋在體背上,下翅是膜質則縮摺在上翅之下,飛行的時

                   候才會舒展開來‧
                4.有
咀嚼式口器‧
                5.螽斯、蝗蟲的前、中腳比較細短,後腳則粗長結實‧
                6.螽斯、蝗蟲體色都是綠色、褐色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
差異處:1螽斯細長的觸角比身體還長‧蝗蟲的觸角比較短‧                2.螽斯多半是雜食性的,蝗蟲則是植食性的‧
                3.螽斯的後腳比較細長,蝗蟲則是比較粗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