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竹節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竹節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竹節蟲的相關資料

像 樹 枝 的 竹 節 蟲

竹節蟲像竹子一節一節的,仔細看還有細細的六隻腳,靠近腳這邊的《竹頭》位置,有兩顆大眼睛,眼前方有兩條細長的觸腳,樣子像竹子,摸起來卻軟軟的,具這些特徵你就可比判斷牠是蟲不是竹子。
竹節蟲是偽裝的高手,各式各樣的竹節蟲會在和牠體色相近的環境中活動,但通常看到竹節蟲時是不動的,白天牠會將前腳伸向前面和觸角並列,所以我們看到的竹節蟲通常只有四隻腳,身體好長,高掛在樹枝或趴在樹幹不動,較小綠色系的若蟲,會將身體縮成一條線,停棲在葉脈中肋的位置不動,這種「禪定」的功夫讓我們看走眼,也讓許多想吞食的天敵找不到牠們。
大半的竹節蟲是夜行性的,夜晚在路燈附近的樹上出現,偶而你會看到成群的竹節蟲聚集,場面相當壯觀。
有些竹節蟲能行孤雌生殖,雌蟲不需與雄蟲交配就能產卵,七、八月是竹節蟲的產卵期,雌蟲會將卵直接產卵於地面,便自行離去。卵的樣子像一顆小手榴彈,殼厚、橢圓形,到隔年的春、夏季才會孵化,幼小的竹節蟲從地面孵化後爬上樹稍啃食樹葉,經過幾次蛻皮為成蟲。

體型呈枝條或扁平葉狀,具有極佳的保護色,擅長模仿週遭環境的形狀及顏色,當遭遇危機時,身體會保持靜止不動,以欺騙敵人,植食性。全球已知2500種。
 

竹節蟲 Stick Insect (有翅型)

在昆蟲界中竹節蟲可是數一數二的偽裝高手,擬化為樹枝、枯草之模樣,棲息於草叢間極不易被發現。大多夜間活動,白晝潛伏,多數種類是植食性的。本種為有翅型。
 

竹節蟲 Stick Insect (無翅型)

在昆蟲界中竹節蟲可是數一數二的偽裝高手,擬化為樹枝、枯草之模樣,棲息於草叢間極不易被發現。大多夜間活動,白晝潛伏,多數種類是植食性的。本種為無翅型。 少數種類會分泌白色液體卻敵之外,大多數種類只能依靠保護色及酷似枝條而逃避敵害。

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

竹節蟲的一生

竹       節       蟲
~簡介~

世界上的竹節蟲有2300~3000種,他們是一群偽裝高手,因此分類學家給他們取了一個貼切的學名稱:Phasmida,起源於拉丁字Phasmida---精靈。台灣稱竹節蟲,但外國卻不稱竹節蟲為竹節蟲,因為亞洲、東南亞地區有產竹子,歐洲地區卻沒有產竹子,那裡的人當然也沒有看過竹子,因此給他們取了個外稱叫做「會走動的樹枝」(Walkingstick)、「樹枝蟲」(Stick-insect)或「葉蟲」。

~特徵~

竹節蟲體型呈枝條或扁平葉狀,具有極佳的保護色,擅長模仿週遭環境的形狀及顏色,當遭遇危機時,身體會保持靜止不動,以欺騙敵人,植食性。全球已知2500種。頭小略圓,有細長的觸角,小小的複眼。前胸短小,中、後胸皆細長,腹部也細長 環節明顯,像長竹竿。有的有翅,有的無翅,體色為綠色或褐色。

竹節蟲是夜行性昆蟲,牠們都比較喜歡陰暗的環境。有的竹節蟲喜歡溼度稍微低一點的,有的喜歡溼度高光線又陰暗的環境。
    飛竹節蟲:因為它有翅膀喜歡生活在灌木或喬木上,因此牠比較耐乾旱。

    台灣皮竹節蟲:喜歡生活在陰暗、溼度高的雜木林底層,牠生存的環境往往長滿赤車使者。在這些山凹裡往往會有一些喜好陰濕的植物例如白袍子、同蕊草、水麻、苧麻、紫苧麻、姑婆芋、水同木、柚葉藤、秋海棠、非洲鳳仙花,還有許多種的蕨類。雜木林溼度的高低除了影響牠的存活率之外,甚至於影響到牠卵的孵化率乾旱的年度當年野外觀察時都比雨水多的年度少很多。

竹節蟲是外骨骼,牠的皮不會隨著牠的齡數增加而增長,因此若蟲到成蟲期間,要蛻好幾次皮。牠為了補充幾丁質,通常會在牠蛻完皮之後,趁著皮還濕軟的時候把皮吃掉;但是別隻的蛻皮不吃,硬掉的皮也不吃。

台灣皮竹節蟲的翅膀完全退化。體長剛孵化時11~12mm,若蟲蛻皮6次,成蟲體長94~105mm;若蟲的體色是草綠色,成蟲的體色也是草綠色,體型很粗壯。雄的成蟲體長74~84mm,若蟲體色草綠,成蟲前3~4天體色草綠帶一點紅褐色;成蟲後體色轉成紅褐色帶一點草綠色。蟲齡越大,體色越深,但不會長斑點。
台灣皮竹節蟲的體長的變化:
<><><> <><><><><><><>  <><><> <><><> <><><> <><><> <><><> <><><> <><><> <><><> <><><> <><><> <><><> <><><> <><><>

第一齡蟲

12.0mm

第五齡蟲

54.0mm

第二齡蟲

22.5mm

第六齡蟲

65.0mm

第三齡蟲

33.0mm

第七齡蟲

76.8mm

第四齡蟲

42.8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