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胡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胡蜂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台灣目前已發現屬於胡蜂科的蜂類

◎動物界-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胡蜂科(Vespidae)目前在台灣已經登錄的有36屬100
○限字2000,下面僅列出有中文名稱部份

1.黑異喙蜾嬴 Allorhynchium argentatum
2.黃斑蜾嬴 Antepipona biguttata
3.黃緣蜾嬴 Anterhynchium flavomarginatum
4.大黃緣蜾嬴 Anterhynchium flavopunctatum
5.末微蜾嬴 Apodynerus formosensis
6.黃腹末微蜾嬴 Apodynerus yayeyamensis
7.姬黃錐華麗蜾嬴 Delta esuriens
8.黃錐華麗蜾嬴 Delta pyriforme
9.中華唇蜾嬴 Eumenes labiatus
10.孔蜾嬴 Eumenes punctatus
11.黃腰蜾嬴 Eumenes tosawae
12.單佳盾蜾嬴 Euodynerus dantici
13.日本佳盾蜾嬴 Euodynerus nipanicus
14.四帶佳盾蜾嬴 Euodynerus quadrifasciatus
15.三葉佳盾蜾嬴 Euodynerus trilobus
16.黃紋姬蜾嬴 Parancistrocerus samariensis
17.印度異腹胡蜂 Parapolybia indica
18.叉胸異腹胡蜂 Parapolybia nodosa
19.變側異腹胡蜂 Parapolybia varia
20.斯旁喙蜾嬴 Pararrhynchium smithii
21.蘭嶼虎蜾嬴 Phimenes curvatus
22.虎蜾嬴 Phimenes flavopictus
23.雙斑馬蜂 Polistes snelleni
24.棕馬蜂 Polistes (Gyrostoma) gigas
25.家馬蜂 Polistes (Gyrostoma) jadwigae
26.陸馬蜂 Polistes (Gyrostoma) rothneyi
27.烏胸馬蜂 Polistes (Gyrostoma) tenebricosus
28.姬馬蜂 Polistes (Polistella) ebsohinus
29.台灣馬蜂 Polistes (Polistella) japonicus
30.黃斑馬蜂 Polistes (Polistella) shirakii
31.點馬蜂 Polistes (Polistella) stigma
32.胸稜馬蜂 Polistes (Polistella) strigosus
33.中華馬蜂 Polistes (Polistes) chinensis
34.黑金剛蜾嬴 Pseudozumia indosinensis
35.四刺飾蜾嬴 Pseumenes depressus
36.酋飾蜾嬴 Pseumenes imperatrix
37.蘭嶼喙蜾嬴 Rhynchium atrum
38.黃喙蜾嬴 Rhynchium quinquecinctum
39.帶鈴腹胡蜂 Ropalidia fasciata
40.台灣鈴腹胡蜂 Ropalidia taiwana
41.中華直盾蜾嬴 Stenodyneru chinensis
42.近直盾蜾蠃 Stenodynerus chinensis
43.台灣同蜾嬴 Symmorphus hoozanensis
44.黃腰虎頭蜂 Vespa affinis
45.擬大虎頭蜂 Vespa analis
46.黑腹虎頭蜂 Vespa basalis
47.費邊胡蜂 Vespa crabro
48.雙金環虎頭蜂 Vespa ducalis
49.中國大虎頭蜂 Vespa mandarinia
50.黃腳虎頭蜂 Vespa velutina
51.威氏虎頭蜂 Vespa vivax
52.阿里山黃胡蜂 Vespula arisana
53.細黃胡蜂 Vespula flaviceps
54.德國黃胡蜂 Vespula germanica
55.北方黃胡蜂 Vespula rufa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胡蜂的區別

什麼是胡蜂
胡蜂又稱黃蜂、大黃蜂、虎頭蜂、長腳蜂,是一種分佈廣泛、種類眾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它屬於膜翅目中之胡蜂科,其中又分為狹腹胡蜂、胡蜂、和長腳蜂三個亞科。胡蜂亞科中之虎頭蜂最兇猛,雌蜂身上有一根長長的螫針(尾刺),當遇到攻擊或干擾時,常群起攻擊,嚴重時致人於死。



黃腰虎頭蜂


◎黃腰虎頭蜂小檔案


屬於膜翅目、胡蜂科,體長約二至三公分左右,為群居型的虎頭蜂,腹部前半段有鮮黃的色彩,後半段為黑色;若不騷擾牠是不會被叮咬的,但因為牠們喜歡在低海拔的住家屋簷下或樹叢裡築巢,所 以螫人的事件較山林中的虎頭蜂還多。


◎社會結構

每一巢虎頭蜂的社會階層主要有三種,最高階的是一隻蜂后,每天不停的產卵;第二層是雄蜂,幾隻雄蜂的任務是負責與蜂后交配最下層則是數量龐大的工蜂,全是蜂后未受精產下的雌蜂,牠們體內沒有卵巢,輸卵管退化為蜂針,所以沒有生殖能力。

工蜂的一生中要經歷幾個任務,最早是清潔蜂巢,接著飼育幼蟲,然後是構築蜂巢、守衛巡邏,最後變成外出採食蜂。

◎築巢行為

每一個蜂巢只能有一隻蜂后,所以當第二隻蜂后產生時,她會帶一些工蜂離開另覓新地築巢,選擇的地點通常是能避雨且通風良好之處,所以居家的屋簷下常成為牠們的最愛。蜂巢的材料主要是一些樹皮和枯葉,在配上一些牠們的分泌物混合而成,飼育幼蟲的巢穴 與外皮同時構築,並在外皮上保留幾個出入口。

 

一個完整的封閉窩巢,至少需要一星期的工作時間;正六邊形的巢穴是相當另人配服的工程,因為牠們完全不需要丈量工具就能完成,而窩巢的外皮花紋,恰巧可以做為辨識虎頭蜂種類的一項指標。

◎繁殖過程

黃腰虎頭蜂屬於完全變態的類型,一生必須經歷四個階段,幼蟲孵化後由晶瑩剔透的身軀逐漸轉為明黃色,接著在穴口封上一層絲並化成蛹,羽化為成蟲後破繭而出,原來的巢穴又可以再繁殖一隻幼蟲,不斷循環利用。

當牠們繁殖數量越來越多時,會將窩巢外皮不斷加大,裡面的巢穴也由一層擴充為二層、三層以上,最大的虎頭蜂窩可以到達三個籃球的大小。

女王蜂\
  • 蜂王(女王蜂)
一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專司產卵.繁殖後代之職責,蜂王台內 完成發育,從卵至新蜂王出房共需十六,日即卵期三天,幼蟲期五又二分之一天,蛹期七又二分之一天,新王羽化後首先的工作便是巡視全巢,毀其他的王台,刺殺其蜂王,如蜂群有分封趨勢,則工蜂對其他王台會加以保護,阻止蜂王搗毀。
 

  • 雄蜂
雄蜂較蜂王及工蜂為粗壯,口器及足皆未特化,故不能在花中採集花蜜及花米刀,在蜂群中不負任何工作,其唯一功用是與女蜂王交尾.蜂群通常在春末夏初之際繁殖雄蜂,數目視蜂大小及巢情況而不 同,數百隻至上千隻不等;巢脾因而修補,雄蜂房較多.雄蜂從卵至成蟲共需時二十四天,雄蜂房之封蓋較突出,極易辨別。 

  • 工蜂
工蜂雖亦由受精卵發育而成,但育幼蜂對其照料不若對蜂王幼王幼蟲那樣周到,僅在孵化後的頭三天內飼餵蜂王乳,自第四天起就只餵蜜與粉混合飼料,因為這種飼料營養不如蜂王乳,缺乏促進卵巢發育的淚素,因此工蜂羽化後卵巢內微管數甚少失去正常的生殖能,退化成為螫針。工蜂乃巢中的勞動者,擔任巢內巢外大量的工作,包括築巢、育幼、採蜜、巡覓水源、採擷花粉及保衛巢穴…,十分辛苦。尤其在繁殖季節(春末夏初之際),甚為忙碌,壽命極為短暫,通常在四十天左右;越冬前羽化之工蜂壽命較長,可達半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