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點鋸天牛 Prionus scabripunctatus Hayashi 1971 [特有種]
(天牛科)體長32-41mm,體背黑色具光澤,大顎發達,前胸背板側緣有2枚鉅齒,雌雄觸角皆短不及腹端,呈鋸齒狀,翅鞘表面有明顯的刻點,各腳黑色。本屬有2種,本種前胸背板側緣齒狀外突較另一種短,翅鞘表面刻點較粗。主要分布於中海拔山區,成蟲5-7月出現,具趨光性。
天牛的飼養方法:
1.準備一個飼養箱,大的小的都可以,最好是透明的,上面並加蓋,以防天牛飛走。
2.在箱裡放入泥土、枯木和樹枝。
3.到樹林裡找幾隻天牛回來。
4.天牛喜歡食樹皮、花、葉等食物,可以找些容易獲得的食物去餵牠們。
5.噴些水霧,保持箱內溼度。
6.每天觀察,並作心得記錄。
2011年1月10日 星期一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螞蟻的介紹和生活
螞蟻的介紹和生活
奇妙的螞蟻社會螞蟻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類社會性昆蟲,小小的螞蟻早在一億多年前就已經居住在地球上了,與恐龍為同一時代。隨著地球環境的變遷,軀體龐大的恐龍早已滅絕,而身軀細小的螞蟻卻仍活躍在地球上。牠們依靠群體的力量取得食物、生長、發育及繁衍後代,牠們成功地適應了地球上各種惡劣的環境,造就了繁榮鼎盛的螞蟻王國,全世界的螞蟻共有260屬、16000種,其數量在一百多萬種陸生動物中首屈一指。
螞蟻在分類上屬於節肢動物門、昆蟲綱、膜翅目、蟻科,螞蟻一般體形較小,顏色有黑色、褐色、黃色及紅色等多種顏色,體 壁具有彈性,光滑或有毛,具咀嚼式口器,有三對步行足,有翅或無翅。螞蟻為一類群居、築巢、有不同階級、行社會性分工的昆蟲,一般來說,在一個群體裡,有4種不同的蟻。1.蟻后:為具有極強生殖能力的雌蟻,體形較大,特別是腹部大,一般均有複眼和單眼,生殖器官發達,觸角短而小,有翅膀,但在交配及築巢後脫落。蟻后的主要職責是產卵、繁殖後代及統管這個群體大家庭,牠的一生什麼也不做,只負責產卵,讓這個家族延續下去。
2.雄蟻:為一種有翅的螞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雄蟻的主要職責是與蟻后交配。
3.工蟻:工蟻為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無翅,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複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善於步行奔走,牠們的一生都在辛苦地勞動,牠們不停的覓食、保衛家園,照顧蟻后產下的弟弟妹妹們,就連蟻后的生活起居都要照顧。
4.兵蟻:兵蟻也為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咬碎堅硬的食物,牠們的主要職責為保衛群體的安全。當兩個群體之間發生戰爭時,兵蟻會勇敢地上去廝殺。螞蟻群體的建立
螞蟻建立群體是以雌蟻與雄蟻通過婚飛方式相識交尾為起始點,在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下(最適溫濕度為25℃以上,相對濕度70~80%),帶翅膀的年輕雌蟻從蟻巢飛向空中,吸引了許許多多雄蟻的奮力追趕,只有那「身強力壯」的雄蟻捷足先登,有幸在飛行中或飛行後與雌蟻交配,「新郎」在交配後不久就死亡,留下「遺孀」蟻后獨自過著孤單的生活。受精後的雌蟻脫落翅膀,在地上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築巢,產下第一批受精卵。螞蟻為完全變態類昆蟲,牠們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發育階段。第一批受精卵孵化後,蟻后就忙碌起來,每隻幼蟻的食物都由牠嘴對嘴地餵給,直到這些幼蟻發育成成蟻,且可獨立生活為止。當第一批工蟻長大後,就會開始任勞任怨地接替撫養幼蟻的任務,牠們採集食物、擴建蟻巢、打掃衛生、保衛家園及贍養蟻后等。牠們將最好的食物餵食給蟻后,使蟻后的身體很快恢復,其腹部不斷地膨脹,產卵能力不斷增強。在某些種類的螞蟻中,其數量可達幾十萬隻,蟻后的腹部可達幾厘米長。當蟻群發展至一定規模後,蟻后會在適當的時期產下未受精卵,這些卵發育成有生殖能力、長翅膀的雄蟻後,在生殖季節會與年輕的蟻后交配,以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因此,由上可知,螞蟻的社會可以說是一個母女相傳的社會。
奇妙的螞蟻社會螞蟻是我們最熟悉的一類社會性昆蟲,小小的螞蟻早在一億多年前就已經居住在地球上了,與恐龍為同一時代。隨著地球環境的變遷,軀體龐大的恐龍早已滅絕,而身軀細小的螞蟻卻仍活躍在地球上。牠們依靠群體的力量取得食物、生長、發育及繁衍後代,牠們成功地適應了地球上各種惡劣的環境,造就了繁榮鼎盛的螞蟻王國,全世界的螞蟻共有260屬、16000種,其數量在一百多萬種陸生動物中首屈一指。
2.雄蟻:為一種有翅的螞蟻,頭圓小,上顎不發達,觸角細長,有發達的生殖器官,雄蟻的主要職責是與蟻后交配。
3.工蟻:工蟻為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無翅,一般為群體中最小的個體,但數量最多,複眼小,單眼極微小或無,善於步行奔走,牠們的一生都在辛苦地勞動,牠們不停的覓食、保衛家園,照顧蟻后產下的弟弟妹妹們,就連蟻后的生活起居都要照顧。
4.兵蟻:兵蟻也為沒有生殖能力的雌蟻,頭大,上顎發達,可以咬碎堅硬的食物,牠們的主要職責為保衛群體的安全。當兩個群體之間發生戰爭時,兵蟻會勇敢地上去廝殺。螞蟻群體的建立
螞蟻建立群體是以雌蟻與雄蟻通過婚飛方式相識交尾為起始點,在適當的溫濕度條件下(最適溫濕度為25℃以上,相對濕度70~80%),帶翅膀的年輕雌蟻從蟻巢飛向空中,吸引了許許多多雄蟻的奮力追趕,只有那「身強力壯」的雄蟻捷足先登,有幸在飛行中或飛行後與雌蟻交配,「新郎」在交配後不久就死亡,留下「遺孀」蟻后獨自過著孤單的生活。受精後的雌蟻脫落翅膀,在地上選擇適宜的土質和場所築巢,產下第一批受精卵。螞蟻為完全變態類昆蟲,牠們的一生經歷了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發育階段。第一批受精卵孵化後,蟻后就忙碌起來,每隻幼蟻的食物都由牠嘴對嘴地餵給,直到這些幼蟻發育成成蟻,且可獨立生活為止。當第一批工蟻長大後,就會開始任勞任怨地接替撫養幼蟻的任務,牠們採集食物、擴建蟻巢、打掃衛生、保衛家園及贍養蟻后等。牠們將最好的食物餵食給蟻后,使蟻后的身體很快恢復,其腹部不斷地膨脹,產卵能力不斷增強。在某些種類的螞蟻中,其數量可達幾十萬隻,蟻后的腹部可達幾厘米長。當蟻群發展至一定規模後,蟻后會在適當的時期產下未受精卵,這些卵發育成有生殖能力、長翅膀的雄蟻後,在生殖季節會與年輕的蟻后交配,以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因此,由上可知,螞蟻的社會可以說是一個母女相傳的社會。
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台灣的蝴蝶分布種類、習性
台灣的蝴蝶分布種類、習性
台灣蝶種分布範圍極為廣泛和繁複,
豬頭娃娃只能稍事整彙,
或許掛一漏萬無法盡述耶⊙⊙
礙於知識+有字數上限的規定,
所以只能幫大大彙整重點∕﹏﹨
請大大務必瀏覽文末的完整資料連結唷^^
陽明山國家公園
是北部很適合賞蝶之勝地,蝴蝶相隨景觀及植物相而有變化,可以看到亞熱帶平地性、亞熱帶山地性和溫帶性蝴蝶,常見的蝴蝶有孔雀紋蛺蝶、鳳蝶、斑鳳蝶及大紋白蝶、青斑蝶及小青斑蝶等。
孔雀紋蛺蝶
大鳳蝶
小青斑蝶
烏來—福山
盛產各種亞熱帶系蝴蝶,烏來溪是蝶道型的青鳳蝶谷,福山盛產青鳳蝶類包括青帶鳳蝶、青斑鳳蝶及寬青鳳蝶等。從四月到九月是賞蝶的較佳時段。
青帶鳳蝶
北橫公路—角板山、巴陵、拉拉山
可以看到大紫蛺蝶、白蛺蝶、拉拉山三線蝶、寶島小灰蝶,其他多種稀有小灰蝶、蛺蝶、蛇目蝶是其他地區較不容易看到的。賞蝶之時間從三月至十月間。
大紫蛺蝶
白三線蝶
環紋蝶
太平山—棲蘭
盛產各種蝴蝶,且有臺灣特產稀有種閃電蝶,臺灣寬尾鳳蝶。賞蝶之最佳時段是在五月至六月間。
寬尾鳳蝶
中橫公路—谷關、梨山、碧綠溪、翠峰
可以看到高山蝶類,於七月中旬至八月初冇骨消野花盛開時,可見曙鳳蝶及雙環鳳蝶、及高山性深山粉蝶,其他的蝶類例如:綠小灰蝶、小灰蝶、蛇目蝶等。
曙鳳蝶
綠小灰蝶
埔里附近—南山溪及蕙蓀林場
盛產斑粉蝶、雌白黃蝶、淡紫粉蝶等。每年春夏各有一次盛產期。
斑粉蝶
南投縣—溪頭杉林溪
此區盛產細蝶,幼蟲群棲取食苧麻科植物。
細蝶
高雄—美濃、六龜—黃蝶翠谷
此區有大片的鐵刀木森林,是淡黃蝶之盛產區。美濃有黃蝶翠谷,六龜有彩蝶谷,在六龜紅水溪水域上游一帶發生的青帶鳳蝶、石牆蝶或雌白黃蝶群飛形成蝶道。在冬天有紫斑蝶越冬集團。
青帶鳳蝶
石牆蝶
屏東縣—紫蝶幽谷
叢生在臺灣的熱帶系斑蝶類,尤其是紫斑蝶都飛到溫暖的南部避風越冬。當農曆年之前,寒流來襲時,常有成千上萬的紫斑蝶在避風的山谷中聚集。
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公園、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盛產黃裳鳳蝶、紅斑大鳳蝶、大白斑蝶、紅粉蝶、黃帶枯葉蝶、三尾小灰蝶等。一年四季均可看到蝴蝶到處飛舞。
黃裳鳳蝶
大白斑蝶
台東—蝶道型蝴蝶谷
盛產雲紋粉蝶、石牆蝶、斑粉蝶、青帶鳳蝶、枯葉蝶、環紋蝶及斑蝶類等。
斑粉蝶
枯葉蝶
環紋蝶
蘭嶼、綠島
盛產珠光黃裳鳳蝶、琉璃帶鳳蝶、黃裳粉蝶、臺灣白紋鳳蝶、小紫斑蝶、黑點大白斑蝶等。
其他蝴蝶產地
北部 : 內湖、觀音山、北部濱海公路、獅頭山、宜蘭附近。
中部 : 日月潭、九族文化村、東埔溫泉、草嶺。
南部 : 阿里山、關仔嶺、藤枝森林公園、扇平三地門、霧台、玉山國家公園達加達鞍部、南橫公路等。
台灣蝴蝶步道,
現今最為膾炙人口,
當非劍南蝴蝶步道莫屬囉
台灣蝶種分布範圍極為廣泛和繁複,
豬頭娃娃只能稍事整彙,
或許掛一漏萬無法盡述耶⊙⊙
礙於知識+有字數上限的規定,
所以只能幫大大彙整重點∕﹏﹨
請大大務必瀏覽文末的完整資料連結唷^^
陽明山國家公園
是北部很適合賞蝶之勝地,蝴蝶相隨景觀及植物相而有變化,可以看到亞熱帶平地性、亞熱帶山地性和溫帶性蝴蝶,常見的蝴蝶有孔雀紋蛺蝶、鳳蝶、斑鳳蝶及大紋白蝶、青斑蝶及小青斑蝶等。
孔雀紋蛺蝶
大鳳蝶
小青斑蝶
烏來—福山
盛產各種亞熱帶系蝴蝶,烏來溪是蝶道型的青鳳蝶谷,福山盛產青鳳蝶類包括青帶鳳蝶、青斑鳳蝶及寬青鳳蝶等。從四月到九月是賞蝶的較佳時段。
青帶鳳蝶
北橫公路—角板山、巴陵、拉拉山
可以看到大紫蛺蝶、白蛺蝶、拉拉山三線蝶、寶島小灰蝶,其他多種稀有小灰蝶、蛺蝶、蛇目蝶是其他地區較不容易看到的。賞蝶之時間從三月至十月間。
大紫蛺蝶
白三線蝶
環紋蝶
太平山—棲蘭
盛產各種蝴蝶,且有臺灣特產稀有種閃電蝶,臺灣寬尾鳳蝶。賞蝶之最佳時段是在五月至六月間。
寬尾鳳蝶
中橫公路—谷關、梨山、碧綠溪、翠峰
可以看到高山蝶類,於七月中旬至八月初冇骨消野花盛開時,可見曙鳳蝶及雙環鳳蝶、及高山性深山粉蝶,其他的蝶類例如:綠小灰蝶、小灰蝶、蛇目蝶等。
曙鳳蝶
綠小灰蝶
埔里附近—南山溪及蕙蓀林場
盛產斑粉蝶、雌白黃蝶、淡紫粉蝶等。每年春夏各有一次盛產期。
斑粉蝶
南投縣—溪頭杉林溪
此區盛產細蝶,幼蟲群棲取食苧麻科植物。
細蝶
高雄—美濃、六龜—黃蝶翠谷
此區有大片的鐵刀木森林,是淡黃蝶之盛產區。美濃有黃蝶翠谷,六龜有彩蝶谷,在六龜紅水溪水域上游一帶發生的青帶鳳蝶、石牆蝶或雌白黃蝶群飛形成蝶道。在冬天有紫斑蝶越冬集團。
青帶鳳蝶
石牆蝶
屏東縣—紫蝶幽谷
叢生在臺灣的熱帶系斑蝶類,尤其是紫斑蝶都飛到溫暖的南部避風越冬。當農曆年之前,寒流來襲時,常有成千上萬的紫斑蝶在避風的山谷中聚集。
墾丁國家公園—社頂公園、南仁山生態保護區
盛產黃裳鳳蝶、紅斑大鳳蝶、大白斑蝶、紅粉蝶、黃帶枯葉蝶、三尾小灰蝶等。一年四季均可看到蝴蝶到處飛舞。
黃裳鳳蝶
大白斑蝶
台東—蝶道型蝴蝶谷
盛產雲紋粉蝶、石牆蝶、斑粉蝶、青帶鳳蝶、枯葉蝶、環紋蝶及斑蝶類等。
斑粉蝶
枯葉蝶
環紋蝶
蘭嶼、綠島
盛產珠光黃裳鳳蝶、琉璃帶鳳蝶、黃裳粉蝶、臺灣白紋鳳蝶、小紫斑蝶、黑點大白斑蝶等。
其他蝴蝶產地
北部 : 內湖、觀音山、北部濱海公路、獅頭山、宜蘭附近。
中部 : 日月潭、九族文化村、東埔溫泉、草嶺。
南部 : 阿里山、關仔嶺、藤枝森林公園、扇平三地門、霧台、玉山國家公園達加達鞍部、南橫公路等。
台灣蝴蝶步道,
現今最為膾炙人口,
當非劍南蝴蝶步道莫屬囉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胡蜂的區別
什麼是胡蜂
胡蜂又稱黃蜂、大黃蜂、虎頭蜂、長腳蜂,是一種分佈廣泛、種類眾多、飛翔迅速的昆蟲。它屬於膜翅目中之胡蜂科,其中又分為狹腹胡蜂、胡蜂、和長腳蜂三個亞科。胡蜂亞科中之虎頭蜂最兇猛,雌蜂身上有一根長長的螫針(尾刺),當遇到攻擊或干擾時,常群起攻擊,嚴重時致人於死。
黃腰虎頭蜂
◎黃腰虎頭蜂小檔案
屬於膜翅目、胡蜂科,體長約二至三公分左右,為群居型的虎頭蜂,腹部前半段有鮮黃的色彩,後半段為黑色;若不騷擾牠是不會被叮咬的,但因為牠們喜歡在低海拔的住家屋簷下或樹叢裡築巢,所 以螫人的事件較山林中的虎頭蜂還多。
◎社會結構
每一巢虎頭蜂的社會階層主要有三種,最高階的是一隻蜂后,每天不停的產卵;第二層是雄蜂,幾隻雄蜂的任務是負責與蜂后交配;最下層則是數量龐大的工蜂,全是蜂后未受精產下的雌蜂,牠們體內沒有卵巢,輸卵管退化為蜂針,所以沒有生殖能力。
工蜂的一生中要經歷幾個任務,最早是清潔蜂巢,接著飼育幼蟲,然後是構築蜂巢、守衛巡邏,最後變成外出採食蜂。
◎築巢行為
每一個蜂巢只能有一隻蜂后,所以當第二隻蜂后產生時,她會帶一些工蜂離開另覓新地築巢,選擇的地點通常是能避雨且通風良好之處,所以居家的屋簷下常成為牠們的最愛。蜂巢的材料主要是一些樹皮和枯葉,在配上一些牠們的分泌物混合而成,飼育幼蟲的巢穴 與外皮同時構築,並在外皮上保留幾個出入口。
一個完整的封閉窩巢,至少需要一星期的工作時間;正六邊形的巢穴是相當另人配服的工程,因為牠們完全不需要丈量工具就能完成,而窩巢的外皮花紋,恰巧可以做為辨識虎頭蜂種類的一項指標。
◎繁殖過程
黃腰虎頭蜂屬於完全變態的類型,一生必須經歷四個階段,幼蟲孵化後由晶瑩剔透的身軀逐漸轉為明黃色,接著在穴口封上一層絲並化成蛹,羽化為成蟲後破繭而出,原來的巢穴又可以再繁殖一隻幼蟲,不斷循環利用。
當牠們繁殖數量越來越多時,會將窩巢外皮不斷加大,裡面的巢穴也由一層擴充為二層、三層以上,最大的虎頭蜂窩可以到達三個籃球的大小。
- 蜂王(女王蜂)
一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專司產卵.繁殖後代之職責,蜂王台內 完成發育,從卵至新蜂王出房共需十六,日即卵期三天,幼蟲期五又二分之一天,蛹期七又二分之一天,新王羽化後首先的工作便是巡視全巢,毀其他的王台,刺殺其蜂王,如蜂群有分封趨勢,則工蜂對其他王台會加以保護,阻止蜂王搗毀。
- 雄蜂
雄蜂較蜂王及工蜂為粗壯,口器及足皆未特化,故不能在花中採集花蜜及花米刀,在蜂群中不負任何工作,其唯一功用是與女蜂王交尾.蜂群通常在春末夏初之際繁殖雄蜂,數目視蜂大小及巢情況而不 同,數百隻至上千隻不等;巢脾因而修補,雄蜂房較多.雄蜂從卵至成蟲共需時二十四天,雄蜂房之封蓋較突出,極易辨別。
- 工蜂
工蜂雖亦由受精卵發育而成,但育幼蜂對其照料不若對蜂王幼王幼蟲那樣周到,僅在孵化後的頭三天內飼餵蜂王乳,自第四天起就只餵蜜與粉混合飼料,因為這種飼料營養不如蜂王乳,缺乏促進卵巢發育的淚素,因此工蜂羽化後卵巢內微管數甚少失去正常的生殖能,退化成為螫針。工蜂乃巢中的勞動者,擔任巢內巢外大量的工作,包括築巢、育幼、採蜜、巡覓水源、採擷花粉及保衛巢穴…,十分辛苦。尤其在繁殖季節(春末夏初之際),甚為忙碌,壽命極為短暫,通常在四十天左右;越冬前羽化之工蜂壽命較長,可達半年之久
金龜子的種類
一.台灣青銅金龜學名:Anomala expansa Bates
英名:May beetle, June beetle
堆肥中潛藏許多金龜子幼蟲
外形特徵:幼蟲長約4公分,寬約1公分,黃白色,肥胖,捲曲成U形,頭部黑褐色,身上有許多皺摺,胸足三對。成蟲綠色並有黃銅色物理光澤,長約2.2-2.7公分,全體散布點刻,翅鞘後外角成三角形的的翼片突起,翅鞘表面有不明顯的點刻兩行,身體腹面為墨綠色。
台灣青銅金龜幼蟲食害唐菖蒲將鬚根吃盡
習性:一年一代,卵產於土中。幼蟲食害根部,土中化蛹。成蟲具趨光性、善飛,喜好幼嫩柔軟的葉片與花瓣,食量大,白日停息在植株葉叢中,黃昏後取食活動較多。每年四到六月成蟲集中出現,對植物損傷大。
寄主:為害多種花卉,在玫瑰、唐菖蒲、大理花上常發生,亦為葡萄、柑桔害蟲。
二.赤腳青銅金龜
學名:Anomala cupripes Hope
被青銅金龜吃過的大理花
外形特徵:外形與台灣青銅金龜極為相似,成蟲綠色有光澤,但不及台灣青銅金龜光亮,體長1.9-2.5公分,體面上點刻較台灣青銅金龜深而密,翅鞘有突起之側緣,但無三角形翼狀物。習性: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成蟲出現時期與為害情形與台灣青銅金龜相似。
三.赤腹金龜學名:Anomala castaneoventris Bates
外形特徵:成蟲長1.7-2公分,背面綠色有金屬光澤,翅鞘表面有點刻連成的縱線條,並具有側緣突起,身體腹面為赤褐色,亦有光澤。習性:常與台灣青銅金龜及赤腳青銅金龜混合發生,成虫與幼蟲的為害與習性等亦均近似。
四.白點花金龜學名:Protaetia orientalis (Gony et Percheron)
白點花金龜
外形特徵:成蟲黑褐色,長度約2公分,胸部、腹部的背面與正面均有黃白色點狀花紋。習性:與青銅金龜為害情形相似,發生密度不及青銅金龜高。寄主:為害菊花、玫瑰。
五.長金龜學名:Adoretus sinicus Burmeister英名:Rose chafer
<>
><>
>
長金龜幼蟲
外形特徵:幼蟲體型和顏色與台灣青銅金龜幼蟲相似,只是較為瘦小,長約2-2.5公分。成蟲暗褐色,橢圓形,長約1公分,體表有點刻,被白色鱗毛,翅鞘表面有三條縱行隆起線。
習性:一年一代,幼蟲生活在根部附近土壤中,成蟲白天潛伏在植株附近鬆軟的土層中,至夜間爬上植株,囓食幼嫩的葉片,葉片往往被吃成網目狀。每年四月以後成蟲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秋季,天氣漸冷,才漸漸減少。寄主:為害玫瑰、櫻花,並為葡萄、柑桔等害蟲。
英名:May beetle, June beetle
外形特徵:幼蟲長約4公分,寬約1公分,黃白色,肥胖,捲曲成U形,頭部黑褐色,身上有許多皺摺,胸足三對。成蟲綠色並有黃銅色物理光澤,長約2.2-2.7公分,全體散布點刻,翅鞘後外角成三角形的的翼片突起,翅鞘表面有不明顯的點刻兩行,身體腹面為墨綠色。
習性:一年一代,卵產於土中。幼蟲食害根部,土中化蛹。成蟲具趨光性、善飛,喜好幼嫩柔軟的葉片與花瓣,食量大,白日停息在植株葉叢中,黃昏後取食活動較多。每年四到六月成蟲集中出現,對植物損傷大。
寄主:為害多種花卉,在玫瑰、唐菖蒲、大理花上常發生,亦為葡萄、柑桔害蟲。
二.赤腳青銅金龜
學名:Anomala cupripes Hope
外形特徵:外形與台灣青銅金龜極為相似,成蟲綠色有光澤,但不及台灣青銅金龜光亮,體長1.9-2.5公分,體面上點刻較台灣青銅金龜深而密,翅鞘有突起之側緣,但無三角形翼狀物。習性:一年一代,以幼蟲越冬,成蟲出現時期與為害情形與台灣青銅金龜相似。
三.赤腹金龜學名:Anomala castaneoventris Bates
外形特徵:成蟲長1.7-2公分,背面綠色有金屬光澤,翅鞘表面有點刻連成的縱線條,並具有側緣突起,身體腹面為赤褐色,亦有光澤。習性:常與台灣青銅金龜及赤腳青銅金龜混合發生,成虫與幼蟲的為害與習性等亦均近似。
四.白點花金龜學名:Protaetia orientalis (Gony et Percheron)
外形特徵:成蟲黑褐色,長度約2公分,胸部、腹部的背面與正面均有黃白色點狀花紋。習性:與青銅金龜為害情形相似,發生密度不及青銅金龜高。寄主:為害菊花、玫瑰。
五.長金龜學名:Adoretus sinicus Burmeister英名:Rose chafer
長金龜 | <>
>
外形特徵:幼蟲體型和顏色與台灣青銅金龜幼蟲相似,只是較為瘦小,長約2-2.5公分。成蟲暗褐色,橢圓形,長約1公分,體表有點刻,被白色鱗毛,翅鞘表面有三條縱行隆起線。
習性:一年一代,幼蟲生活在根部附近土壤中,成蟲白天潛伏在植株附近鬆軟的土層中,至夜間爬上植株,囓食幼嫩的葉片,葉片往往被吃成網目狀。每年四月以後成蟲開始出現,一直延續到秋季,天氣漸冷,才漸漸減少。寄主:為害玫瑰、櫻花,並為葡萄、柑桔等害蟲。
金龜子的一生
甲蟲類的生長發育經過為害花卉的甲蟲如金龜子、象鼻蟲等,屬於完全變態,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
金龜子將卵產在植株根部附近土壤中,或是產在植株幼嫩的組織內。幼蟲大多是灰白色、黃白色或黃褐色,有胸足三對,無腹足,許多種金龜子、象鼻蟲幼蟲生活在地下,以植物鬚根、或主根表皮層、或土壤中腐植質為食物。幼蟲生長成熟後會在土中化蛹。
成蟲與幼蟲相同,均是咀嚼式口器,但外形及生活棲所完全不同,成蟲前翅堅硬而且光滑,稱為翅鞘,後翅擠縮在前翅之下,薄而大,飛翔時才露出。食害植株時在花、葉上吃成孔洞,數目多時,對植株影響很大,時常超過幼蟲所造成的損害。
2010年12月9日 星期四
蝗蟲的一生
交尾後的雌蝗蟲把產卵管插入10cm 深的土中,再產下約50粒的卵。 |
產卵時,雌蟲會分泌白色的物質形成 圓筒形栓狀物,然後再把卵粒產下。 |
這是已發育19天的卵;在24℃左右, 蝗蟲的卵約21天即可孵化。 |
孵化的若蟲自土中匐匍而出,此時其 外形和成蟲很像,只是沒有翅,體色 較淡。 |
若蟲在最初的一、二齡長得更像成蟲 但頭部和身體不成比例。 |
到了三齡長出翅芽,這是四齡翅芽已 很明顯了。 |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螽斯一生的資料圖片
1.生活史是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階段,屬於不完全變態的昆蟲。
2.這一目昆蟲幼生期叫做『若蟲』,因為和成蟲在外觀上差異不大。3.上翅平直覆蓋在體背上,下翅是膜質則縮摺在上翅之下,飛行的時候才會舒展開來。4.有咀嚼式口器。
5.前、中腳比較細短,後腳粗長結實,擅於跳躍。
6.螽蟴、蝗蟲體色都是綠色、褐色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
7.部分種類雄蟲會發出聲音求偶或示威,雌蟲在腹端有產卵管。
1.觸角細長,呈絲狀,比身體還長。2.身體顏色不是綠色,就是褐色系,在草叢中是很好的保護色。
3.雄蟲成蟲一般在前翅具有發音器,雌雄蟲在前腳脛節上都有聽器。4. 前、中腳細短,後腳比較細長。
3.雄蟲成蟲一般在前翅具有發音器,雌雄蟲在前腳脛節上都有聽器。4. 前、中腳細短,後腳比較細長。
5.有咀嚼式口器,是雜食性昆蟲。
6.雌蟲腹部末端有刀狀或劍狀的產卵管,是分辨雌雄的特徵。
7.雄蟲成蟲一般在前翅具有發音器,雌雄蟲在前腳脛節上都有聽器。
2010年12月5日 星期日
獨 角 仙 的 一 生
科別:鞘翅目(Coleoptera)
兜蟲科「或名金龜子科」(Scarabaeidae)
獨角仙約在8月產卵,它的卵呈乳白色,橢圓形。 |
幼蟲淡白色,體軀常彎曲成"C"狀,叫「蠐螬」,台灣話叫「雞母蟲」【所有此科昆蟲的幼蟲皆相似」。 |
幼蟲期約7~8個月,幼蟲老熟後,褪除外皮便露出內藏的新鮮蛹體,其過程稱為「化蛹」,蛹期約18天。 |
褪去蛹皮而露出新鮮的成蟲身體,鑽出泥土,後翅露在空氣中等候乾燥,此過程稱為「羽化」。 |
成蟲每年五起月開始活動,主要生活在樹上,夜晚有趨光性,可在路燈下撿拾到。 |
圖例:獨角仙 學名:Allomyrina dithotomus 特徵:體長雄約4.0~5.5公分,雌約3.5~4.5; 體色褐~黑褐色;雄蟲頭部有一雙叉鹿 角突起,前胸背中央亦有一長角突起, 尖端分叉。雌蟲無角類似大型金龜子。 食性:幼蟲生活在腐植土及朽木中;成蟲則 吸食樹汁為生
訂閱:
文章 (Atom)